山海呼应,协作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发展的力量。
2021年5月,一群野生麋鹿误入大丰港附近的排灌渠内,渠水较深且四周没有缓坡,麋鹿无法自行上岸。湿地建成后,陈经伦担任这里的科普讲解员,带着游客实地体验小微湿地群的各项功能。
得知鸟粪对于科研团队来说是最珍贵的研究材料之一,李东明又对旁人看来是垃圾的鸟粪动起了心思。1986年,39头麋鹿从英国漂洋过海,回到麋鹿野生祖先最后的栖息地,放养在大丰保护区。截至目前,保护区已发现421种鸟类,占全国鸟类种数的三分之一。草木掩映间,7口大小不一的池塘彼此串联。数只勺嘴鹬晃着团团的身子,似勺的长喙有一下没一下地铲进软泥,呆萌可爱。
保护区也在同步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包括麋鹿遗传基因交流、生理生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等,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为湿地及物种保护提供更多思路,也为湿地科普提供生动素材。两年前公园和南大常熟生态研究院合作,将7个闲置水塘改成了现在的人工湿地,不仅能将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也呈现出了更完善的微型湿地生态系统。开采、加工、销售,整个产业链都在这一个厂区内完成了。
仅在2021年8月,马兰峪镇综合执法队以该厂未经批准建磅房为由,罚了4070元。村民:我们告了几次,包村干部总说这是镇里扶持企业,我说扶持企业就破坏土地?多年以来,尽管当地群众多次对日强铁选厂涉嫌盗采进行举报,但该厂从未被立案。这个厂区分为开采区域、加工区域、销售区域,在加工车间的周边堆放着不同种类,各种颜色,小山一样的成品。马兰峪镇政府镇长:在回填过程中,后来确实存在盗采嫌疑
记者:挖这个运到哪儿?现场施工人员:运到边上。据这位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这是镇政府组织的一个回填项目。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属于盗采行为。2023年5月5日的过磅单显示,这一天的白天和晚上他们总共运送了大约三百多车,两三万吨的物料。记者:这个鱼池修了多长时间了?现场施工人员:十多天。而留在现场的施工设备,也由挖坑模式转变成了填坑模式,从大坑边上取土开始往坑底运送物料,掩盖刚挖出的矿石。
第二天,记者进入日强铁选厂的加工车间,前些天车辆运送物料的繁忙场景不见了,车间里有明显平整过的痕迹,一位经理称他们从来没有加工过厂区大坑里挖出的物料。两个大坑就在日强铁选厂的厂区里面,从外面看,厂子的围墙有三四米高。2021年、2022年,两个大坑都在变大变深,逐渐靠拢,到了2023年,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两个大坑真的如这位负责人所说变化不大吗?记者查阅了从2018年至今的卫星图片,上面清晰显示:2018年,北面大坑上面原来有厂房,还有道路,南面是一个尾矿库。
记者当场播放了前一天无人机拍摄的,施工人员从大坑采矿,到运送物料进入加工车间的全部过程。附近村民也在不断向上反映。
记者:刚才进来是满车,现在出来是空车。村民们的耕地被破坏,有的占地钱也没给。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些日强铁选厂的过磅单,上面显示这里一天就要运送三四百车的物料进入加工车间。很快,马兰峪镇综合执法队的工作人员就开车离开了现场。而大坑前往加工车间的道路,也被用砂石阻隔起来。这两个大坑离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清东陵直线距离只有800多米。马兰峪镇的综合执法站就设在日强铁选厂的边上,镇政府离这里也只有两公里。遵化市马兰峪镇日强铁选厂的大坑,面积有八九个足球场那么大,有十几层楼那么深,然而如此巨大的坑,一周巡查两次的执法部门却视而不见,听任这家企业非法盗采长达8年多,眼看着一天天的盗采毁了耕地,坏了生态。
南面的大坑形状不规则,体量略小。5月7日,当记者来到日强铁选厂时,发现这家企业的涉嫌盗采行为还在继续,于是向马兰峪镇政府以及遵化市资源和规划局反映情况。
记者:没有挖掘的行为,怎么坑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呢?马兰峪镇政府镇长:现在目测来说变化量并不大。而且马兰峪镇综合执法队每周都要对这个项目现场进行两次巡查。
记者:这儿垫道有可能用10车吗?日强铁选厂经理:10车那肯定是用不了,不应该存在的事。开采、加工、销售,整个产业链都在这一个厂区内完成了。
马兰峪镇政府又将这一回填项目交给了日强铁选厂。大坑里五六台挖掘机一起开采矿石,方圆几公里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从画面中看到,在两个大坑中,带液压破碎锤的挖掘机,先是将岩壁上的矿石破碎,然后带斗的挖掘机再将矿石和砂石装车,运输车沿着坡道缓慢地运出大坑。从无人机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个厂区大约有1000多亩地,里面有两个巨大的深坑。
编辑丨席鸣摄像丨付鹏剪辑丨张文庆 周维。运输车出大坑后,来到了一个地磅称重,称重后就直接进入日强铁选厂的加工车间,在这里卸完物料,然后再回到大坑继续运输,24小时不停开采。
但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马兰峪镇综合执法队在现场只对日强铁选厂涉嫌盗采的开采区域进行了拍照,并未进入该厂的加工区域和销售区域。村民:我们告了几次,包村干部总说这是镇里扶持企业,我说扶持企业就破坏土地?多年以来,尽管当地群众多次对日强铁选厂涉嫌盗采进行举报,但该厂从未被立案。
强行租下这些耕地之后,日强铁选厂开始在这些耕地上开挖。记者打过电话几分钟后,来了一位现场施工人员。
当完成了这一切之后,所有的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都离开了现场。据村民们介绍,24小时不间断挖坑的是马兰峪日强铁选厂,这是一家铁矿石粗选加工企业,他们实际上是在开采矿石。这个厂区分为开采区域、加工区域、销售区域,在加工车间的周边堆放着不同种类,各种颜色,小山一样的成品。遵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档案显示,这个地块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时,上面约有三四百亩的耕地。
马兰峪镇政府镇长:在回填过程中,后来确实存在盗采嫌疑。村民们称,2008年前后,日强铁选厂以每亩800元左右的价格,强行从农民手中租下这些耕地。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要把耕地变成采矿用地,必须先要完成建设用地变更手续。仅从这些不间断巡查记录,就可以清晰看出这个地块的巨大变化。
记者在执法队的电脑上,看到了从2020年以来对该项目的巡查记录。仅在2021年8月,马兰峪镇综合执法队以该厂未经批准建磅房为由,罚了4070元。